现在慢慢的变多企业将保安、清洁等方面的劳务需求交给外部的专业服务机构来完成,企业通过这种劳务外包或者劳务派遣的方式既能获得专业的服务,也能节约企业的用工成本。实际中,很多企业往往会忽略甚至混淆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由此而引发的纠纷往往让企业付出更大的用工代价。那么,本文试从对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进行区别,来了解企业使用那种模式风险小点,为企业在管理用工风险时提供一点启发。
劳务派遣中,公司与劳动者之间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直接建立法律关系,如《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至六十五条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企业直接享用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成果。而劳务外包中,发包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建立任何法律关系,企业通过外包单位间接享用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成果。
劳务派遣已被明确写入《劳动合同法》,因此派遣单位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既适用《合同法》,也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而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
劳务派遣中,公司的规章制度直接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除应当遵守劳务派遣公司的规章制度外,还须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而劳务外包中,劳动者只需要遵守本单位即外包单位的规章制度,无须遵守发包单位的规章制度。
劳务派遣中,公司是对劳动者提供服务的全部过程来管理,能够最终靠培训、考核、奖惩等手段提高劳动者的服务质量;而劳务外包中,发包单位通常只能对结果进行验收、管理,并通过提高或降低向外包单位支付的价款进行质量管理。
劳务派遣单位则应该要依据劳动法律规定获得劳动部门许可的劳务派遣资质,才能从事劳务派遣业务,向公司派遣劳动者。劳务外包中的劳务承包单位除了是经工商登记的法人资格外,一般对劳务承包单位并无真实的经营资格要求,比如清洁的劳务外包。
综上,对公司来说,劳务外包相对来说更加省心,风险更小。但是具体用劳务派遣还是劳务外包,还得看具体岗位,比如办公楼的保安、保洁这些是以购买劳务成果的方式的用工,能够使用劳务外包。但是如果是一些跟行政机关职能有关的辅助性、临时性、替代性工作岗位,因为必须听从指挥进行工作,应使用劳务派遣。
那么企业在采用劳务外包的用工方式时应当如何厘定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以减少企业用工纠纷和降低用工风险呢?我们大家都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企业在采用劳务外包时,劳务人员应当由劳务承包单位直接管理,企业注意别直接管理劳务人员,并避免发生如下行为:
(1)在劳务外包合同中约定劳务人员的岗位数量并按岗位人头数支付费用,有权直接辞退劳务人员等内容。
(3)在实际用工过程中,劳务发包单位直接指挥、管理劳务人员,直接安排工作任务。
(4)向劳务人员提供员工手册,直接要求劳务人员遵守劳务发包单位的规章制度。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劳务承包单位是具有劳务派遣资质的,那么即使签订的是劳务外包合同,也很大可能会被认定为是劳务派遣关系。
虽然劳务派遣资质只是作为判断的其中一个因素,但是为降低被认定为劳务派遣的风险,建议企业在选择劳务承包单位时注意这一点。
企业应当避免直接向劳务人员支付劳动报酬,包括应当避免采用由劳务承包单位委托企业向劳务人员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在司法实践中,这种委托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也很可能被认定为劳务派遣。
劳务发包单位向劳务承包单位支付劳务外包费用应当按照工作量、工作结果来结算和支付,避免按照劳务人员的人头数结算费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